心脑血管健康攻略:少油少盐专家共识来了

随着我国慢性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高广大民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我国心血管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共同编写了《中国心脏康复分级诊疗专家共识》。以下将从少油少盐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一、合理膳食,少油少盐

在我国,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应该提倡“少油少盐”的健康生活方式。

1. 少油:油脂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建议每日脂肪总摄入量约为25-30克,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供能比的10%。日常烹饪中宜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


2. 少盐: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钠摄入:

(1)少用或不用味精、鸡精、酱菜、咸鸭蛋等高钠食品;

(2)尽量不添加盐,尤其在炒制蔬菜时;

(3)烹饪前将蔬菜浸泡30分钟,以去除部分可溶性盐分。

二、增加营养素摄入,强化心脑血管保护

1. 高钾低钠:钾具有调节细胞内液体积和电解质平衡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富含钾的食物有香蕉、黄瓜、西红柿等。低钠食物包括新鲜水果、蔬菜、豆类等。

2. ω-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抗炎、降脂、稳定血小板等功能。富含ω-3的食物有深海鱼类、亚麻籽、核桃等。

3.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常见抗氧化食物有蔬菜、水果、茶叶等。

三、适量运动,提高心血管功能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以下是一些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

1. 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30~60分钟,每周至少5次。

2. 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包括深蹲、哑铃卧推等,可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四、心态调整,促进身心康复


心理压力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学会放松: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如听音乐、冥想等;

2.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结: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调整等方面。遵循《中国心脏康复分级诊疗专家共识》的指导原则,关注心脑血管健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