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防治:少油少盐,健康饮食保平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对此,我国政府及医疗工作者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控。本文将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最佳时间等方面,详细阐述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要点。
#### 健康饮食:心脑血管疾病的“克星”
心脑血管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调整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少油、少盐:减轻心脏负担**
过量摄入油脂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日植物油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左右,尽量避免油炸食品。同时,食盐摄入过多会引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以下是一份少油、少盐的健康食谱:
**早餐**:
– 小米粥(小米50克)
– 鸡蛋1个
**午餐**:
– 清蒸鱼(鲫鱼100克)
– 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50克,鸡蛋1个)
– 蒸南瓜(南瓜100克)
**晚餐**:
– 番茄炖牛腩(番茄100克,牛腱肉150克)
– 凉拌黄瓜(黄瓜100克)
– 绿豆汤(绿豆25克)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手术部位感染是心脑血管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对于保证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1.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术前充分洗净双手。
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 加强无菌操作,尽量降低外界接触污染。
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最佳时间为术中至术后24小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
#### 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正确选择品种和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术前30-60分钟静脉给药。
2. 选择对手术部位感染致病菌具有良好覆盖范围的抗菌药物。
3. 根据患者情况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病例分享**:
患者张先生,66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24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阿奇霉素,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
#### 小结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而对于患者而言,在术后遵循医嘱,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2. 张晓君.手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1):104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