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慢性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全球总死亡数的70%。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
慢性病是指病因复杂、病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有关。据统计,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慢性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二、健康饮食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健康饮食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基础。研究表明,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以下将从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习惯来探讨其在慢性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1. 限制钠盐摄入
高钠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多摄入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据我国《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以下是一些减少食盐摄入的方法:
(1)烹饪时尽量少放盐或低钠盐。
(2)选用天然香料、醋等调味品代替盐。
(3)烹调食物后等冷却再吃,避免高温蒸腾时过多氯化钠挥发。
(4)购买无盐酱油、低钠食品等。
2. 控制油脂摄入
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以下是减少油脂摄入的建议:
(1)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和肉类。
(2)烹饪时采用蒸、煮、炖等方法,尽量少用油炸。
(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
(4)避免高热量零食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3.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证每日至少吃500克蔬菜和300克水果。
(2)选择新鲜、多样化、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水果。
(3)每天食用粗粮、燕麦等全谷物种子。
4.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
(1)每日选择合适的鱼类食物,保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2)适量摄入瘦肉、鸡蛋等动物性食品。
(3)优先选择低脂乳制品和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等。
综上所述,健康饮食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膳食调整,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辅助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饮食,例如慢性病预防好帮手。
总之,加强慢性病防治意识,调整饮食习惯,关注自身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携手共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健康生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201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世界报告. [EB/OL].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ncds.
[2] 中国营养学会.(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杨文英等.(2014)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M].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