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慢性肾病在我国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肾病,我们应当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入手,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首先,饮食治疗在慢性肾病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对于维持肾脏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具体饮食建议:
1. 控制蛋白质摄入: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一般而言,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每日需摄入0.8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而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建议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6-0.8克的范围内。
2. 适量摄入脂肪: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猪肉、牛肉等。过多摄入脂肪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加重肾脏负担。慢性肾病患者应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脂肪摄入量以占总热量20%-25%为宜。
3. 限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荷,不利于维护肾脏功能。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6克左右,慢性肾病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最好不超过5克。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保持尿液的畅通;食物要新鲜、卫生,以防食用过程中发生消化道感染等情况;按时吃饭,避免饥饿感导致的酮症酸中毒;注意膳食多样化,确保营养均衡。
关于肾功能的检查,一般来说,对于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检测应根据其病情具体分析。以下是常见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及建议的检查频率:
1.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正常值范围为男性53-117微摩尔/升,女性44-106微摩尔/升。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每半年检测一次。
2. 尿常规: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慢性肾病患者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
3.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肾脏单位时间内的清除能力。正常值范围为每分钟90-140毫升/1.73平方米体表面积。慢性肾病患者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
4. 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反映了肝、肾功能的状况,可以辅助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成年人每隔半年检测一次。
最后,提醒广大慢性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此外,可选择使用一些具有神经退行性预防功能的保健品作为辅助治疗,如下述产品: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我们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