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慢性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患有慢性肾病的人数达到1亿以上,而且患病率还在逐年上升。因此,对于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为了我们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饮食、检查指标等方面深入探讨慢性肾病的防治措施。
一、肾脏功能检查指标
在了解如何预防慢性肾病之前,我们先要明确慢性肾病的相关检查指标。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检查肾功能的指标:
1. 血肌酐(Scr):正常值范围为44-132μmol/L,数值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
2. 尿素氮(BUN):正常值范围为2.9-8.2mmol/L,与血肌酐相似,此指标也反映了肾功能状态。
3. 尿比重(SG):正常值为1.005-1.030,尿比重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有关。
4. 血尿酸:正常值范围为267-488μmol/L,过高则可能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
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危害较大的因素也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控制血压是预防慢性肾病的关键。
2.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损害肾脏组织,促使慢性肾病的形成和发展。
3. 毒性药物: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对肾脏有害,应避免滥用。
二、少油少盐健康饮食:预防慢性肾病的重要手段
1. 控制油脂摄入:过多油脂会使脂肪在体内积累,导致肥胖。肥胖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而促使慢性肾病的产生。因此,建议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2. 调整盐分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引发水肿和高血压等问题。研究表明,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有助于降低慢性肾病的发生率。
3. 合理搭配膳食:优质蛋白质是维护肾脏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建议增加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食品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动物内脏。此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可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改善肠胃环境。
4. 注意喝水:缺水会导致血液浓缩,使血肌酐指标升高。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肾功能至关重要。但应注意不要饮用含磷较高的饮料和酒类。
三、其他预防措施
1. 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可直接损害肾脏组织。适量饮酒可降低患慢性肾病的风险。
2. 加强运动: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体重、改善新陈代谢,从而降低慢性肾病的发生率。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等均对预防慢性肾病有益。
总之,防治慢性肾病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和饮食等方面综合考虑。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病的进程。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如发现肾脏不适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