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了预防和治疗慢性肾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及体征
水电解质紊乱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如下:
1. 恶心、呕吐:肾脏调节电解质的平衡作用减弱,导致电解质浓度异常,引起胃肠道不适。
2. 腹泻:腹泻常伴脱水,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恶心、乏力等。
3. 疲劳乏力:电解质不平衡会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从而引起疲劳感。
4. 心悸、胸闷: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脏电生理改变,引起心悸等症状。
5. 头痛、眩晕:钠、钾、钙等电解质平衡失调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6. 肌肉抽搐:低钙血症或低镁血症可引起肌肉抽搐。
7. 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失眠等。
二、慢性肾病防治及饮食护理
1. 遵循医嘱进行药物及治疗
慢性肾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治疗方案调整。同时,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并发症。
2. 少油少盐健康饮食
(1)减少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烹饪时尽量用蒸、煮、炖等方法,减少油炸、烧烤等方式。
(2)清淡低脂饮食: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因此要选用水煮、清蒸、凉拌等烹饪方法,避免高脂、油腻食品。
(3)适量摄盐: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少用调味品。
(4)控制蛋白质摄入:慢性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选用植物性蛋白作为蛋白来源。
(5)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以及钙、镁等矿物质。
三、生活方式调整
1.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病情。
2.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3. 保持心情愉悦:情绪波动过大可能影响免疫力和内分泌系统,加重慢性肾病。
总之,针对慢性肾病的防治,要重视饮食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及体征,减少肾脏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