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治:少油少盐饮食是关键

题目:慢性肾病防治:少油少盐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慢性肾病患病率已超过10%,患病人数高达1.2亿。因此,加强慢性肾病的预防与治疗刻不容缓。本文将从肝脏功能、血象检查及健康饮食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慢性肾病防治知识。

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血象检查

1. 肝脏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血清酶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发现肝细胞是否受到损害,以及程度如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脏功能检测项目:


– 丙氨酸转氨酶(ALT):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正常值为0-40U/L;
–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监测肝脏细胞损伤情况,正常值男性为8-44U/L,女性为7-34U/L;
– 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正常值为1.71-17.1μmol/L;
– 直接胆红素:反映肝细胞性黄疸程度,正常值为0.0-6.8μmol/L。

2. 血象检查:血常规检查是评估人体健康的基本手段,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检测。以下是一些与慢性肾病相关的血液指标:

– 尿常规:通过尿液中蛋白质和糖类的含量,可以初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异常;
– 肌酐:反映肾功能损伤情况,正常值为44-133μmol/L;
– 尿蛋白定量: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值为0-150mg/24h;
–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升高可能与尿路感染有关。

二、健康饮食在慢性肾病防治中的作用

1. 控制油脂摄入:过多油脂的摄入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因此,慢性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油脂摄入,每日脂肪供应占总热量的20%-30%。例如,炒菜时少用油,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


2. 减少盐分摄入: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过多的钠离子会加重水肿和肾脏负担。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3.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有利于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促进消化排泄。慢性肾病患者应确保每日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黄瓜、苹果、梨等。

4. 适量饮水:水是生命之源,肾脏主要负责排泄代谢废物和毒物。慢性肾病患者应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约为2000-2500毫升。

三、总结

慢性肾病防治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血象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严格控制油脂和盐分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等健康生活习惯对于预防慢性肾病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慢性肾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