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治:揭秘磷高危害及饮食策略

慢性肾病:科学饮食与营养均衡的防病之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慢性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作为一种缓慢进展、危害极大的疾病,慢性肾病的防治不仅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在此,本文将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从饮食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磷高的原因及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饮食管理策略。

一、磷高的原因

1.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含有较高磷酸盐的药物,如利尿剂、钙剂等,可能导致血磷升高。


2. 饮食习惯:过多摄入高磷食物是引起血磷升高的主要原因。例如,以下几种食物中含磷量较高:

   a. 动物内脏(如心、肝、肾):100克动物内脏中含有约250毫克的磷。
   b. 贝类和鱼类:100克贝类或鱼类中含有约200-300毫克磷。
   c. 奶制品:特别是全脂乳制品,如奶酪、奶油等。
   d. 鸡类:100克鸡肉中含有约130-180毫克磷。

3. 肠道吸收障碍: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导致肠道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血磷升高。

二、磷高的危害

1. 神经退行性疾病:磷在体内过多沉积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2. 心脏病:高磷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3. 骨质疏松症:过量的磷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质疏松。

三、慢性肾病饮食管理策略

1. 少油少盐: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限盐不超过6克/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适量蛋白质摄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同时避免过量摄入。一般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克/(千克·天)。

3. 控制磷的摄入量:根据病情调整食物中的磷含量,如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选择低磷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4. 低磷饮食食谱举例:

   a. 主食:小米、玉米面、糙米饭;


   b. 肉类:鸡肉、鱼肉(淡水鱼)、瘦猪肉;

   c. 蔬菜:冬瓜、白菜、菠菜、空心菜、生菜;

   d. 水果:梨、苹果、橘子等。

四、结语

慢性肾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源头上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血磷升高的情况,我们要做到早控制、早干预,以减少对身体的危害。《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链接)为广大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总之,在治疗和预防慢性肾病的过程中,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自身健康,远离慢性肾病的困扰。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