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慢性肾病防治中的合理膳食与合理用药策略探讨
摘要: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本文从慢性肾病的防治角度出发,探讨了老年人合理膳食原则及合理用药原则,旨在为慢性肾病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和用药建议。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慢性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炎患者约有1亿人,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1]。因此,积极防治慢性肾病,特别是关注老年人的饮食和用药情况,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人合理膳食原则
1. 限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水肿,加重肾脏负担。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2],老年人则需降至每日5克以下。例如,烹饪时尽量少用盐或使用低钠盐,避免食用含钠较高的加工食品。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克/千克体重,而慢性肾病患者应控制在0.6-0.8克/千克体重。例如,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和牛奶等。
3. 低脂肪摄入:高脂肪摄入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利于肾脏健康。成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宜控制在30%-40%左右,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例如,烹饪时尽量采用清蒸、煮、炖等方式。
4. 保持食物多样化:保证膳食中充足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提倡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
5. 控制水分摄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适当调整老年人每日水分摄入量。例如,每日尿量不足1000毫升的慢性肾病患者,应限制水分摄入至800-1200毫升。
三、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1.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 合理选择药物:优先考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对肾脏影响小的药物。例如,应用利尿剂、降压药等应遵循最小剂量原则。
3. 强化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4. 谨慎联合用药: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四、结语
慢性肾病防治中的合理膳食及合理用药对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科学饮食,并在药物治疗方面加强监测和管理。此外,《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是一款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的产品,可供患者选择和参考: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张健. 慢性肾病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6(11):5-9.
[2] 陈晓梅,李霞. 老年慢性肾病患者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4(4):48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