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肾病(CKD)的防治方面,我们深知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合理搭配营养,遵循少油少盐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从磷的摄入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及治疗慢性肾病。
一、人体每天摄入磷的重要性
磷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矿物质之一,参与构成骨骼、牙齿等组织,以及细胞内的能量代谢。然而,过量摄入磷对肾脏病患者来说却是一项潜在的威胁。研究表明,长期高磷血症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成年人心每天的适宜磷摄入量约为700毫克左右。慢性肾病患者的磷需求相对较低,建议每日磷摄入量控制在500毫克以下。具体到食物中,人体每天可以从含磷丰富的食物中获取大部分磷。因此,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对控制磷的摄入至关重要。
二、少油少盐健康饮食预防慢性肾病
1. 限制钠盐摄入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我国推荐的成年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克左右,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这一标准应适当放宽至3-4克。
在日常烹饪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使用含钠量高的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等;
(2)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3)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保留食材原有营养;
(4)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减少添加剂的使用。
2. 控制磷摄入
人体每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大部分磷。因此,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应限制含磷丰富的食物。以下是一些富含磷的食物及替代品:
(1)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可适量食用低磷或无磷乳制品,如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2)鱼类:如鲢鱼、鲤鱼等富含高磷食物。可选用含磷较低的淡水鱼,如鲫鱼、青鱼等。
(3)豆类:如豆腐干、黄豆酱等。可适量食用低磷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4)坚果:如花生、杏仁等。可选用含磷较低的核果类,如核桃、白果等。
为控制磷的摄入,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烹饪前将豆制品浸泡、焯水去部分磷;
(2)食用蔬菜时可先煮水焯去部分可溶性磷;
(3)适当增加粗粮、杂粮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玉米等。
总之,慢性肾病患者应关注饮食健康,遵循少油少盐的原则,合理搭配膳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以下方面:
1. 控制钠盐和磷摄入,降低肾脏负担;
2. 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身体健康;
3. 保持适宜的水分摄入,保持尿量充足,有利于排出体内废物;
4.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通过以上措施,慢性肾病患者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这也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