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肾病血磷偏高怎么办?防治指南来啦

标题:慢性肾病防治:关注饮食,从控制血磷开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其中,血磷偏高是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也是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血磷偏高的情况呢?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血磷水平,延缓疾病进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何为血磷?

血磷是指血浆内游离无机磷酸盐的总和,是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人体内有20%-30%的磷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代谢过程。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磷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外液,与人体对钠、钙等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二、血磷偏高的原因

1. 摄入过多:高磷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肾、脑及奶制品等。长期过量摄入这类食品,导致体内磷代谢紊乱,血磷升高。

2. 排泄减少: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减退,排泄磷的能力降低,体内的多余磷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血磷偏高。

3. 影响内环境稳定: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等)以及急性创伤、感染等疾病会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血磷升高。

4. 代谢异常:遗传或继发性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维生素D缺乏等)可引起血液中磷浓度异常。

三、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血磷?

1. 少油少盐:高脂、高钠饮食会增加肾小球滤过压力,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慢性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限制食盐摄入量,如日常烹饪菜品可适量放一些醋或柠檬汁来调味。

2. 控制蛋白摄入: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含磷酸基团物质会增加尿磷排出,故建议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以优质植物蛋白为主(如大豆、豆腐等),减少动物性蛋白的摄入。


3. 选择低磷食物:以下是一些低磷食物,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适量食用:

-谷类:燕麦、玉米、小米等;
-蔬菜类:白菜、菠菜、芹菜、黄瓜等;
-水果类:苹果、葡萄、香蕉等(需根据血糖情况限制或避免摄入)。

4. 注意烹饪方式:烹饪时尽量采用煮、蒸、炖等方法,减少腌制、油炸和烧烤菜品。

四、结语

血磷偏高是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关注饮食,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对控制血磷水平、延缓疾病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患者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更多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请点击以下链接: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