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科学防治慢性肾病——关注血压,践行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治慢性肾病,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中,控制血压和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一、血压管理是慢性肾病的关键环节
高血压是引起慢性肾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已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呢?
根据我国《慢性肾脏病管理指南》推荐,慢性肾病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应将血压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1. 尿蛋白≤1g/d: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1g/d:收缩压<125mmHg和(或)舒张压<75mmHg。
此外,对于伴有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应更加严格。具体如下: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2. 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苯磺酸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较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二、践行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
在慢性肾病防治中,调整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少油少盐的饮食原则值得提倡。
1. 少油: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推荐成人每日食用油量为25-30克,相当于2-3颗花生米大小。
具体做法:
(1)选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
(2)烹饪过程中尽量保持低温,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
(3)尽量避免外出就餐,尤其是一些高油脂菜品:
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
2. 少盐: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血压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成人每日食盐量推荐在6克以内。
具体做法:
(1)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2)使用低 sodium 调味品替代传统盐;
(3)适量增加钾、钙等矿物质摄入,如富含钾的食物有香蕉、西瓜、橙子等;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等。
总之,慢性肾病的防治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积极控制血压、合理调整饮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