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防治:关注磷高现象,构筑健康防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高磷血症是慢性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那么,什么是高磷血症?它有什么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健康问题呢?
一、高磷血症的成因及危害
1. 磷高的原因
(1)进食较多的含磷食物:如牛奶、肉类、海鲜等富含磷的食物摄入过多。
(2)肾脏功能受损:慢性肾病导致体内磷排泄减少,使得血磷升高。
(3)药物因素:某些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药物可能导致血磷升高。
2. 高磷血症的危害
高磷血症可引发多种危害:
(1)促进钙磷沉积:血液中的过量磷会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磷酸钙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血管壁,导致骨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2)恶化肾功能:长时间的高磷血症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使得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3)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磷血症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高磷血症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a href=”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716603345667″>神经退行性预防好帮手</a]
二、少油少盐健康饮食,预防磷高
为了避免高磷血症带来的危害,我们应重视饮食调节,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总磷摄入量: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食物中磷的摄入量。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日磷摄入量不超过700mg。
2. 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减少富含磷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肉类、海鲜等。可适量选择低磷食品,如豆腐、绿叶蔬菜、水果等。
3. 少油少盐:研究表明,盐的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少油少盐的饮食方式,以减轻肾脏负担。
4. 保持均衡营养:合理搭配食物,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5. 注意烹饪方法:尽量采用煮、蒸、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减少油脂摄入。
总之,关注磷高现象对于慢性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病发生的风险。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饮食,为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