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早期筛查防治妙招大揭秘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防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攀升。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以下就是结合多年经验的糖尿病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分享。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早期风险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对于有中等风险的个体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的早期风险评估。

一、糖尿病早期风险筛查

糖尿病的早期风险筛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体重指数(BMI)测定:BMI为身高与体重的比值(kg/m²),成年人群的正常范围是18.5~23.9。若BMI超过24,则应视为肥胖;如低于18.5,则可能患有营养不良。

2. 空腹血糖检测:正常空腹血糖值应在3.9~6.1mmol/L之间,数值高于6.1mmol/L(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或两次以上达到7.0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3. 糖耐量测试:糖耐量异常是指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11.1mmol/L之间。若患者出现糖耐量减退,应考虑发展为糖尿病。

4. 家族史: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个体患病的风险更高。

二、中等风险个体的防治措施

对于诊断为中等风险的个体,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控方法:

1. 健康饮食:减少膳食中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等。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全谷类食品。此外,限制盐分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2. 增加运动: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加肌肉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2次。

3. 体重管理:肥胖者应减重至正常范围(BMI控制在18.5~23.9),减少每日能量摄入200~500kcal,并增加能量消耗。

4. 定期监测血糖:对于中等风险个体,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以便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措施。

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总之,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早期风险评估对于中等风险的个体尤为重要。通过健康饮食、增加运动、体重管理和定期监测血糖等因素的综合防治,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和病情进展。如果您已经处于中等风险状态或者担心自己有患病的可能,可以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预防的知识。

糖尿病预防好帮手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