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的慢性疾病中,慢性肾病(CK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预防和治疗慢性肾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任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三减三健”原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下将从饮食方面介绍如何防控慢性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三减三健”原则。所谓“三减”,即减少油脂、盐和糖的摄入;而“三健”则是指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慢性肾病防治。
一、少油
脂肪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增加体重,促进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据研究,长期高脂饮食还可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尽量减少油脂的摄入。
1. 控制烹饪方法:合理选择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尽量少用油炸、煎等高温烹调方法。如需烹调肉类,可先用开水焯一下去掉多余的脂肪。
2. 选择低脂食品: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的乳制品、肉类和鱼类。例如,牛奶可选用低脂奶或脱脂奶;烹饪时,建议使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3. 控制调味品使用量:过多的酱油、豆瓣酱等调味品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盐分,应适量使用。
二、少盐
盐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肾脏负担。长期高盐饮食可引发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等多种慢性肾病症状。
1. 控制食盐用量:成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超过8克。
2. 选择低钠调料:在烹饪过程中,可选一些含有核苷酸的调味品,如酱油替代品等,以减少钠的摄入。
3. 选用新鲜食材:新鲜食材中的矿物质含量较高,可降低盐分的需求。同时,多吃新鲜蔬果有助于保持肾脏健康。
三、少糖
过多的摄入糖果和甜食,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及多种慢性肾病。因此,控制糖分摄入对于预防慢性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冰淇淋、蛋糕等。
2. 选用低糖食品:选择含糖量低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等。
3.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等。
总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三减三健”原则对我们防控慢性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习惯,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肾病的发生率。
总结: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积极防控慢性肾病。同时,还需注意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疾病风险。在防治慢性肾病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